做好地质科普更应关注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31     来源:中国矿业报     审核:ags     浏览:3218次

    以“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刚刚在广东科学中心落幕。来自国家部委、军队、地方及澳门特别行政区67个代表队223位科普达人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科学盛宴。

    科学普及整逐渐成为科研单位和科学家们工作不可忽视的“重头戏”。

科普对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目前国内科普的状况如何?做好科普工作要重点关注哪些人群?实施上,这些也是科研工作者日益重视并热心探究的问题。

科普是科研事业发展的内生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多次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他曾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为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给新时代的科普工作进行明确定位,充分肯定科普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极大增强了广大科普工作者的信心、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而科普讲解集科学知识、语言艺术和技巧为一体,是深受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流行的一种新型科学传播形式。

     科学普及是与科技创新同属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对社会来说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教育,对公众无疑至关重要。尤其在当前,科普工作在实现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已不言自明。从理论上讲,科普决定着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就某种程度而言,决定着国家创新能力,影响着中国未来;从科学发展规律而言,科普是科研事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只有公众理解科学,才能更加支持科技发展。

     对此,国内地质学界对于科普的重要意义也有清醒的认识。国内地质学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与所做的工作和成绩远不成正比。要扭转这种现状要靠主动走近大众,要靠科普。

科普要靠兴趣推动机制引导

     有观点认为,中国科学家的科普工作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得太少;不是做得好,而是很不够;不是强于世界大多数,而是输于发达国家。

有数据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到总节目量的20%,日本电视台占15%,而我国电视台只有6%左右。

     从传播角度上说,我国的科普力度还远远不够。

     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是,一方面科普力度远远不够,另一方面科学家对开展科普工作有所迷惘。

    在2019年探矿者年会上,东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宋建潮认为,以往,包括地质学界在内的科学家,往往把科普想得过于简单,以为就是搜集些资料,简单整理下,再放些精美的照片,不用出远门,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完成。近几年,社会和科学界逐渐倡导重视科普工作,许多项目中都加入了科普元素和科普环节,这是一个重大转变。但很多情况下,许多项目在快完成时,要绞尽脑汁安排相应的科普内容。科普工作变成了毫无兴趣可言的一种指派的任务。

事实上,科普是由兴趣引发,而非一项被强制的任务。但目前的状况是,在职、在岗的教授学者天天忙于项目,没有精力做科普;做科普的更大一部分是退休人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大光教授认为,作为内行的科学家往往不愿意站出来讲真的科学,结果老是外行人写,在经过选择性传播之后,就越来越不靠谱,最后甚至变成假科学,反过来阻碍科学发展。

      究其原因,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袁志彬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从制度设计来看,科学家的核心任务是科学研究,申请科研项目资助、野外科考、实验室研究和数据分析、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从事科普本不在科学家的职责范围之内。从激励机制看,很多人认为科普没有创新性,“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去做科普”。并且,科普通常直对媒体,需要足够严谨,稍有疏漏就会给个人形象减分。同时,目前国内的科研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往往仅以科研成果衡量科研成绩。而花了精力做科普的科学家的工作,无法量化评价,很难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而在国外,科普工作是从科研项目立项就已经的其中的一部分,在科研项目结束的同时,必须进行与该项目有关的科普活动,写科普书,或者进行科普演讲,使公众能够了解科学家从事的工作,这从硬条件上推动了科学家做科普。国外还倡导,科学界应该与社会科学家合作,利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更深入地理解公众对于科学与技术的态度。通过开放论坛、演讲、学术沙龙等,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应该创造更多与公众交流的机会,以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科普要客观真实避免片面偏颇

      事实上,科学技术、科学理论是在不断探索求证中发展的。长期以来,我国科普工作一直侧重于坚持树立科学技术的正面形象,但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种固化的、片面的科普。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包括未知性)也有可能诱发科技灾害。如果不及时针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对公众进行科普,在灾害发生时,会对公众在认知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以往重大工程活动宣传时更多地侧重其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力度和正向影响,认为这样能够给公众以正面的引导。然而,一旦有地震等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公众却会因为对科学负效应的影响认识不足而产生恐慌,也往往宁愿相信那些刻意放大问题的新闻信息和言论,对原来通过宣传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产生质疑甚至直接放弃信任。

      因此,科学家做科普,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要正面宣传科学技术,也要负责任地普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不确定性和负效应。一旦有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科学家更是要及时地、负责任地普及灾害性事件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是否与某一具体科技产生的负效应有关,以及产生这种负效应的边界条件、应对科技负效应的方法途径和应有的态度等。

地学科普应该怎么做

      有观点提出,科学家要看好时机做科普。一是要坚持日常。在平常,要根据科学家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并结合自身科学研究来开展科普工作,要特别尊重科学家的意愿和选择,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措施,愿意从事科普工作的科学家会更多。二是灾难危急时刻,包括地质学界在内的科学家要及时、负责任地普及诱发灾难危机的地质成因,正确地应对措施和有效的防范途径。同时,应该从体制机制上对从事科普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着重加以鼓励和引导。

      宋建潮则更强调地质的科学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强调科普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播思想。他认为,在国内,几乎长期注重 对“技”的关注,而忽略对地质领域人文思想的传承。应该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和方式,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科普不仅仅是将本行业知识普及给非本行业大众,对本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也是需要进行科普的。好的科普不但可以加深人们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某学科科学的精髓所在。做好科普是对原来学习知识很好的反思,探讨知识背后的思想过程比单纯的记忆知识要有趣得多。

      他坚持认为,未来,基于研究者兴趣所撰写的某一领域科学发展的人物故事及知识进展是科普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普不应该是千篇一律,而是在深入理解基础上通俗易懂的表达,同时也可以带有个体倾向,但这种倾向应该有洞见有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科学不是完全客观公正的。《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过,“完全客观、纯粹的科学探讨并不存在,因为其中总是交缠着主观认识和感官感受。”科普作品是根据科普创作和宣讲人的喜好、兴趣及专业素养决定以什么形式在什么时机进行科普的。比如,并非科班出身但钟爱科学读物的日本作家谷合稔创作的《地球·生命》主要讲解了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诞生与演化,清晰明了,令人印象深刻。而从地质的角度拍摄宏观微观照片并用专业化的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也是地质科普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比如《地球全史》用精美的图片与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地球46亿年的罗曼蒂克发展史。

        宋建潮强调,科普文字不应陈词滥调,应别样新颖。科普是有情感倾向性的,与作者的性格、兴趣、阅历及对知识的感知力息息相关,未来,带有个人风格的科普著作将会逐步增多。写作风格是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科普作品的风格是作者特有的,早期尚可模仿,后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文字表达力求简洁、准确、流畅、清新。科普写作是需要想象力与浪漫主义情怀的,将自然与艺术,事实与想象结合起来,才能写出更深入人心的科普作品。那些只知道把岩石划分为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的人,永远都写不出好的科普作品。做好科普工作,首先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坚守做好科普的最初的本源想法,面对各种诱惑和困境时,要坚守到底,砥砺前行。其次,要尊重兴趣,抛弃功利心,持之以恒。在进行科普创作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知识分子好学钻研的精神,又要丢掉迂腐守旧的观念,做个新时代乐观豁达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