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矿局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

发布时间:2018-10-16     来源:     审核:admin     浏览:2576次

  江苏省地矿局是内敛低调与谦虚谨慎的。但多年来,这个局在发展改革过程中立足实际、注重特色、稳步推进、做精做强的成功作法与经验,还是引起了行业以及社会各方的关注。

  2018年8月9日,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到该局调研指导工作,充分肯定了省地矿局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称赞,江苏地矿人敢于吃苦、甘于奉献,为江苏事业发展担负了资源、环境、工程保障,为国土资源事业当好了地质技术支撑。特别近几年,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环境调查整治、水土污染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地质服务能力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砥砺前行,奏响先行之歌 

  在2018年年初举行的江苏省地矿局工作会议上,该局局长潘正勤在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时讲了几个“最”字——最突出的工作是统筹推进“矿地融合”,建实建强九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在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两聚一高”新实践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最可喜的是地矿经济发展质效全面提升,再创历史新高;最提气的是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又结硕果,地质一队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当前,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各省(区、市)事业单位包括地勘单位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地勘行业改革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最近,江苏省对省属地勘队伍体制改革也作出了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就目前我国地勘行业发展的现状、改革的进程与实践而言,我们经过对该局的实地调研、采访与梳理,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江苏省地矿局以“九大中心”建设为抓手,以矿地融合为突破口,在主动融入地方,以需求拓展领域;科学技术引领,以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和谐地矿,以幸福谋划未来等方面,无疑为我国其他地区地勘单位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质工作特别是公益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是地勘行业立身的基础与根本,也是地勘单位公益职能的体现。在新的形势下,以需求为导向,业务领域向大地质及地质延伸产业转变已是大趋所趋,适应政府和社会对地勘单位的职能转变,方可有为有位,长袖善舞。 

  我们知道,自从20世纪50年代成立地质队以来,地质队的主要职能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国家和社会对地质队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改变。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更是显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新动能。

  对此,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同志指出,地质事业或地质工作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一是重大需求正在从粗放型向精准型服务转变;二是正在由单一型调查向综合型调查转变;三是由过去单纯资源潜力和远景评价向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转变;四是向资源环境生态空间、多要素整合;五是转向或者回归影响资源环境问题的岩石地层构造基本地质单元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调查;六是成果表达向社会都能看明白的表达方式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地质工作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深化地质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地质工作结构,强化传统优势,努力培育新的技术优势,创新地质工作手段,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走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之路。

  在这方面,江苏省地矿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生态地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多个领域拓展,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质服务优势和服务特色。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省地矿局就开始主动谋划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坚守地质工作主业的同时,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率先开辟了地质工作新的空间。尤其是最近几年,江苏省地矿局适应新形势下政府和社会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新需求,全力推进新常态下地质工作、地矿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矿地融合,推进地勘单位的职能转变。

  记者调研发现,江苏省地矿局各地勘队伍均以过硬的业务素养和技术实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服务领域,并做大做强。尤其是在围绕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沿海开发、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江苏省地矿局注重发挥技术优势,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与国土、环保、建设等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主动推荐自己,寻求服务机会,为地质工作进一步转型提升积蓄动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工作区域覆盖省内外、境外,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加强。

  数据最能说明一切。2017年,该局广义地质工作规模增幅明显,全年完成各类项目6475个,同比增长26.6%;其中环境地质完成项目1582个,增幅69%,占全局地质工作规模的近四分之一,成为地质工作新的增长亮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公益类地质工作类别、项目数量、财政投入资金情况等均为历年最佳。

  此外,该局还以助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国家重点投资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实施了一批高质量项目,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勘察等多个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该局地质一队、地质六队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拓展新疆、兰州等西部市场。二七二队跟踪核电市场动态,先后为漳洲、福清、海兴、金七门、昌江等核电工程提供勘察和建设服务。水文海洋院着力彰显水上勘测优势,服务苏通GIL综合管廊、连云港30万吨航道二期等重大工程,“水上铁军”再立新功。地质四队参编省《城市轨道建设工程监测技术指南》,积极提升业内话语权。

  可以说,江苏省地矿局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已经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特色,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重点工程施工,跨行业、跨领域、跨省界甚至跨国界承接工程,且经营收益率普遍较高。而这,正是该局能在当前形势下逆势上扬的基础。

  其次,不断加强融入地方的主动性,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积极主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赢得口碑,以质量铸造品牌。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那就是要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向与基本遵循,前不久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和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这就意味着,现有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要按照这个要求进行周密的顶层设计,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改革,促进地勘事业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更大作用。

  这就要求,地勘单位必须从宏观制度层面进行规划和创新。一方面,要牢牢抓住地质工作的公益性属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和技术优势,积极主动地承担好地质工作作为政府技术支撑的公益性职能;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市场化经营观念,按照市场规律谋划转型发展的总体构想、产业布局和重点任务,采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探索深化改革新路子。

  在江苏省地矿局领导班子看来,地勘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始终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在主动融入中寻找自身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扬地质服务之长,补矿产勘查之短,通过实实在在的作为,赢得地质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先后成立南京等8个市技术中心的基础上,2017年,该局勘查技术院成立了盐城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统筹下,进一步筑牢全省地质灾害防治网。以9个中心为基础平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做到突发地质灾害接到险情后2小时抵达,积极配合地方做好地灾应急排查和抢险治理工作,这是江苏省地矿局为全省地灾防治做出的积极贡献。

  除此之外,仅2017年,江苏省地矿局还积极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对接,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在城市地质调查、矿山环境整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复垦等方面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地质环境院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南通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地质五队和省地调院共同承担的徐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则已圆满收官。地质二队在江苏省首批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8个试点单位中率先完成了评估报告,助力常州钟楼经开区土地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山水资源集团承担了江苏省第一个“两案合并”项目——苏庄石盐芒硝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环境院有序推进典型地区(高淳、洪泽)耕地污染调查与修复试点研究。勘查技术院运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开展灌河沿线及长江北岸耕地污染快速调查与修复方法研究试点,承担了苏北5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重点项目。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用创新的思维谋发展,用创新的举措求发展,用创新的方式促发展,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事业发展,引领产业发展,要加大资金、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相关政策扶持,加强科技创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如今,地勘单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地矿经济发展进入“拐点”,切实抓好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当作看家本领,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实力”,只有科技创新方能赢得发展先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记者调研发现,江苏省地矿局将“创新强局”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真正落到实处,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包括资金、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相关政策扶持,每年组织各单位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立项、评审,特别是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做到每年有目标,有资金投入。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地矿局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就高达3.8亿元,其中设备投入2.8亿元,占年经营收入平均值的2.9%。他们不断加大对航空和地面物化探设备、岩矿分析仪器设备、测绘设备、基础施工设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投入力度,使得一批新技术、新方法得以推广应用,从而也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他们看来,科技创新是推动地质工作职能履行、驱动全局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在全局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创优势、拓领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江苏省地矿局通过考核引导局属各地勘单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考核纳入局文明单位评比的总平台,并占有较大比重,达到了15%。

  “一家企业如果没有科技引领发展的思路,没有相应的科技创新举措,将始终落后于市场对行业的要求。”该局有关领导在采访中表示,地质工作专业性强,而且紧密结合其他领域,这些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引领工作提升,引领产业发展。

  自该局“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增添了发展后劲。该局充分发挥地质工作服务市场的作用,促进了公益性地质工作。虽然江苏省地矿局传统资源勘查所占的比例已经很低,但其优势更多地表现在了大地质,包括水工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地质等方面,破解了地质业务萎缩的难题。在此过程中,江苏省地矿局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引导扶持力度,局属各地勘单位在尝到科技创新的甜头后,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据介绍,下一步,该局将有效构建科技创新责任机制:以促进形成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导向,进一步落实局“十三五”科技创新目标任务;优化创新环境,构建“责任+激励”机制,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地勘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持续增强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地勘事业发展的能力。

  科技创新无止境。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地矿局还将着力实施地质科技创新、科技引领新兴产业、科技平台建设、“互联网+”地质科技等4项工程。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途径,突破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地下空间开发、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土壤污染调查治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是江苏省地矿局“十三五”规划对科技创新进行的表述。

  第四,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要以队(院)为基础,实行差别化管理、差异化经营,要因地制宜,结合“队情”、“院情”突出各自产业发展特色,不断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坚持发展新产业、耐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众所周知,地勘单位传统的组织结构大都根据业务类型或地域进行划分。但融入地方接地气,这不仅是对于一个局而言,对于在市县的每个地勘单位来说,更要因地制宜,结合“队情”、“院情”突出各自产业发展特色。也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才能根深叶茂,硕果压枝。

  江苏省地矿局以队(院)为基础,实行差别化管理、差异化经营。该局各单位围绕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沿海开发、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发挥技术优势,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与国土资源、环保、建设等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主动推荐自己,寻求服务机会。

  他们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培育生态环境工程、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成果显著。借助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平台,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领域展现过硬实力。

  如地质一队承担了南京江宁方山景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治理工程产值创江苏省地质灾害治理单项合同额新高。地质三队承接了镇江北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工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工程,合同额过亿元。地质环境院实施了南通市第一个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军山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这些重大工程的承接和实施,彰显了江苏地勘队伍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打响了服务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江苏地矿品牌。

  他们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则紧紧把握测绘市场变化,积极服务河湖水利划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查、不动产权籍调查及航空摄影测量等新型大项目,经济连续数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如地质测绘院主动对接即将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农村土地调查项目,为常熟、淮安、蚌埠等地区提供工作建议和方案。山水资源集团山水国土工程公司高质量地完成了洪泽、高淳等地的土地整治项目,不断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同时进军土地整治规划市场。地质环境院着力稳固地热能源市场地位,完成了《浅层地温能示范基地地源热泵系统监测及应用研究》项目,成功实施了镇江香山庄园地热井钻探工程。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江苏省地矿局在坚持发展地矿主业的同时,还主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耐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他们抢抓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大力培育发展生态产业,持续深入拓展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环境治理、地热及浅层地温能、土壤修复、土地整治等市场,积极向农业、环保、旅游、交通等行业延伸,着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该局积极鼓励局属单位积极介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治理工作,带动环保工程产业的培育、发展。鼓励局属单位加大水土污染调查及修复科研投入,努力打造专业土壤分析测试国家级实验室,参与建设土壤重金属检测与生物修复信息化及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要求各单位积极服务全省清洁能源勘查,继续做好重点市县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

  第五,建立与体制改革相适应、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新课题。要传承好的光荣传统,要把地质行业精神作为引领。 

  当前,地勘单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事业体制改革的转折时期,随着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也逐渐暴露出体制不顺、活力不足、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同时,随着各种文化的渗透和交融,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地勘文化建设是发展地勘单位软实力的关键。如何以体制转轨为契机,建立与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相适应、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新课题。

  我们知道,繁荣地勘文化,建设先进的地勘文化,必将为实现地质工作做大做强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而地质工作做大做强又反过来丰富地勘文化,促进地勘文化的发展繁荣。

  “先行、探索、创造、奉献”的新时代江苏地矿精神如同一面旗帜,激励着江苏地矿人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继续前进。江苏省地矿局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地质一队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为该局首家全国文明单位。地质三队、地质环境院继续保持省文明单位称号,地质五队、地质六队是所在市文明单位。该局每年还根据综合考核,评选出局文明单位及标兵。局工会开展“江苏地矿工匠”评选,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精研技艺、创新创优。局团委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荣获省级机关“青春建功‘十三五’开局年优秀组织奖”。

  为了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局还建设了基层“职工书屋”,开展了“职工读书月”系列活动,举办局职工运动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全局职工撸袖实干、奋发有为,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肖裕生、赵国凤荣获全国“最美地质队员”,多个单位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多名职工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文明职工”等。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江苏省地矿局通过正面引导、思想教育、典型示范,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来培育适应现代地质工作发展要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地勘精神。他们在引导广大职工加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等传统公益性项目的同时,主动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积极拓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领域。

  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要继承和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地质工作中再创辉煌。

  第六,地勘单位要保持基业长青,就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干部职工,让他们享受到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成果与红利,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让地勘行业成为人人羡慕的行业。 

  民生问题是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了民生问题,才能合理地解决民生问题。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提升地矿职工的幸福感。只有聚焦民生福祉,才能更高水平推动幸福地矿建设。

  面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江苏省地矿局把握大势,坚持审慎有序地走渐进式改革路径,坚持“有利于地矿事业发展和加强地质工作职能,有利于激发地勘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地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则,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做好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工作。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切实关注职工的利益诉求,有效地维护了队伍的稳定。

  江苏省地矿局提出,必须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不折腾,坚持走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必须坚持把“民生优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江苏地矿的具体实践,把增强职工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我们来看一组近年的“大数据”:近年来,实现了职工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全局在职职工全口径人均收入达12.96万元,同比增加16%。局“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职工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4年~2016年,分41期,安排3400多名一线职工疗休养。近5年来帮扶慰问困难职工780多人次,发放爱心救助金380多万元。

  在江苏地矿人看来,与党的十九大富民强民惠民部署相衔接,关注职工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可以进一步凝聚精神力量、振奋队伍士气、提高职工素质,助推江苏地矿文明进步,带动地矿竞争力、战斗力新的提升。

  该局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广大干部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实现职工收入增长和地矿经济发展同向同步,使广大职工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职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